国产精品VIDEOS麻豆,精品 在线 视频 亚洲,免费的夜夜欢爱夜夜爽视频,欧美 国产 亚洲视频

 當前位置: 鋼結構網首頁 -> 紹興首座連續跨立交橋開工 明年將有東三環 -> 內容
紹興首座連續跨立交橋開工 明年將有東三環
來源:建筑鋼結構網  作者:  時間:2014-08-19   關鍵詞:東三環 紹興 立交橋  

摘要:再過一年多,紹興市民要去濱海新城或跨海大橋,就有更多選擇了。昨天上午,越興路南延工程跨蕭甬鐵路立交工程在104國道皋埠段實行半封閉施

再過一年多,紹興市民要去濱海新城或跨海大橋,就有更多選擇了。昨天上午,越興路南延工程跨蕭甬鐵路立交工程在104國道皋埠段實行半封閉施工。預計到明年7月,這座立交橋就能呈現在大家面前。

紹興首座連續跨越的立交橋

這座立交橋已接近整個越興路南延工程的終點。

2012年12月,越興路南延工程正式啟動。這個紹興市“新三年建設計劃”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北起現有越興路袍江段,向南跨越大長畈江河,經過高平村、小皋埠村北側、建成村,跨越杭甬運河、蕭甬鐵路、104國道、蕭曹古運河,終點與生態產業園區銀興路相交,接通銀州路。

根據規劃,越興路南延工程主線長約3.7公里,雙向八車道,沿線建橋梁8座,總投資14.95億元,建設工期為30個月。全線設計時速60公里,采用城市主干路標準設計,兼顧一級公路標準。

不過,整個工程最大的看點無疑是這座最南邊立交橋。據越興路南延工程指揮部負責人介紹,立交橋南北長551米,東西長1.2公里,連續跨越杭甬運河、蕭甬鐵路、104國道、蕭曹古運河,涉及到鐵路、公路、港航等多部門協調。“這樣連續跨越的大型立交橋,在紹興還是首座。”該負責人說。

“東三環”快速通往濱海新城

建這樣一座立交橋,對紹興市區交通格局變化的意義何在?

記者了解到,由于越興路在袍江洋江路段“戛然而止”,眼下越城區和高新區的市民要去濱海新城或者嘉紹大橋,一般先走中興路或者越東路,然后再轉到袍江越興路,往往要花費1個多小時。對高新區東部的市民來說,可能還要繞更遠的路,花更多的時間。

“越興路一旦打通到銀興路就大不一樣了。”越興路南延工程指揮部指揮助理顧楊圣告訴記者,越興路打通后,市民可直接從銀興路越興路交叉口出發,通過越興路直達濱海新城,要去上海、嘉興的市民,更是可以直接通過越興路到嘉紹大橋,時間至少可以比以前節省半個小時。

“其實,就是市區東部又一條南北向的快速通道。”顧楊圣說,打通之后的越興路將成為越城區、高新區與袍江新區的主要道路,也是市區通往嘉紹跨江通道、杭州灣跨海大橋的主要道路之一。“這條越興路相當于紹興的東三環,而立交橋是東三環的樞紐。”

負責項目實施的市交投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越興路打通之后,對進一步完善紹興城市路網結構、推進城市片區融合、加快高新區及其東片的開發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另外,這條路建好之后,越東路和皋馬線的交通壓力將得到有效緩解。

經104國道皋埠段最好繞行

由于立交橋施工需要,這段時間104國道皋埠段可能更加擁擠了。

立交工程項目經理胡浙泉告訴記者,由于立交橋東西向有兩個與104國道連接的匝道出口,東西長約1.2公里。加上104國道是紹興最重要的普通干線公路,交通流量大,工程施工必定會對104國道的交通帶來影響。

“從今天起,從104國道皋埠段經過的車輛、行人,都要注意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牌提示。雖然我們‘邊施工邊通行’,但這段路肯定比以前不好走。”胡浙泉告訴記者,104國道西自皋馬公路東到紹興獨樹印染有限公司這段,已開始半封閉施工,原來的雙向四車道要改為雙向兩車道,限速每小時40公里,時間要一直持續到明年7月15日。

東區交警大隊皋埠中隊中隊長張偉峰告訴記者,雖然這段路并未封道,但市民如果趕時間,還是應當選擇繞道而行。“如果是從紹興城區去上虞,可以走楊紹線、人民東路延伸段、上樊線;如果是從上虞到紹興城區,可以云東路、楊紹線、上樊線。”

張偉峰還表示,在施工期間,皋埠中隊將在施工路段附近設置交通崗亭,隨時準備疏導交通。另外,施工路段附近還設置了臨時停車區,一旦有事故發生或者車輛拋錨,可以先將車停在停車區,最大限度減少擁堵發生。

 

鋼結構

下載附件:

模范表彰展風采 巾幗英姿綻芳華 | 建筑鋼結構行業巾幗模范代表座談交流會圓滿成功

3月6日,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在國家速滑館組織召開建筑鋼結構行業巾幗模范代表座談交流會并對部分優秀的巾幗模范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模范表彰展風采 巾幗英姿綻芳華 | 建筑鋼結構行業巾幗模范代表座談交流會圓滿成功

3月6日,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在國家速滑館組織召開建筑鋼結構行業巾幗模范代表座談交流會并對部分優秀的巾幗模范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南航北上“筑巢”——超大跨度飛機維修機庫觀摩圓滿成功

為大力推進鋼結構建筑技術應用與提升,展示國內鋼結構建筑的最新技術、工藝成果,2018年11月27日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鋼結構專家委員會組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建筑鋼結構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