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0年10月21日,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組織召開了由江蘇滬寧鋼機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基于BIM信息化數字云智造技術在鋼結構工程中的研究與應用”科技成果評價會,評價委員會嚴格按照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行業科技成果評價管理辦法及程序進行。
2020年10月21日,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組織召開了由江蘇滬寧鋼機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基于BIM信息化數字云智造技術在鋼結構工程中的研究與應用”科技成果評價會,評價委員會嚴格按照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行業科技成果評價管理辦法及程序進行。
評價會邀請了清華大學教授、博導郭彥林擔任主任委員,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航空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顧問總結構師劉樹屯擔任副主任委員,中建金協建筑鋼結構分會會長孫曉彥,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弓曉蕓,中國新興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艷明擔任委員。江蘇滬寧鋼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仁革,副總工程師楊文俠,技術部部長張翔宇等參加會議。
評價會上,江蘇滬寧鋼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楊文俠代表項目組匯報了項目研究的背景、關鍵創新技術及科技成果應用等內容。
評價委員會專家認真審閱了評價資料,經質詢和討論,一致認為:該研究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項目完成單位基于BIM信息化數字云智造技術在鋼結構工程中的研究與應用,研發了適用于鋼結構加工制作與現場安裝的BIM信息管理系統成套技術,建立的輕量化、信息化管理平臺,對項目信息流可實現統一管理,解決了內部信息不暢通、管理效率低等弊端;研發的Q345GJC以上等級高強鋼、40mm以上厚板ER-100軌道式智能焊接系統焊接算法和自動排道算法,可以滿足厚板高強鋼平焊、橫焊、立焊以及多角度傾斜位置焊接,焊縫外觀成形良好,工效高、成本低;將BIM信息化模型與實際工程結合,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對采集的信息進行拼接、去噪、提取等,形成鋼結構點云數據,提出的虛擬環境下實景復制模擬預拼裝技術,能高效把控工件制造精度,節約生產成本;采用計算機“模擬分級預安裝”和“設計、制作、安裝動態循環聯動調整”的方法,通過高程補償計算,結合構件加工預調值、安裝預調值及現場動態監測修正技術,解決了超高層結構不均衡壓縮變形控制難題。該成果應用于北京A5副中心,北京星火站,北歐中心跳臺滑雪場,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阜陽西站,太原迎賓橋,北京豐臺站,淮安東站,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襄陽東津站,北京朝陽醫院,通達橋,赤峰西站,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中國工藝美術館,北京懷柔辦公樓等眾多工程中,獲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