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年8月5日,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由北京建筑大學、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多高層鋼結構建筑全系統裝配技術創新及工程應用”科技成果評價會。
2021年8月5日,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由北京建筑大學、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多高層鋼結構建筑全系統裝配技術創新及工程應用”科技成果評價會。
會議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評價委員會嚴格按照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行業科技成果評價管理辦法及程序進行。 評價會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設計研究總院院長劉加平院士擔任主任委員;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顧問總建筑師柴裴義和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總工程師郁銀泉擔任副主任委員;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博導郝際平;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結構總工程師范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華誠博遠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王立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原總工、研究員趙基達擔任委員。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分會會長孫曉彥、周瑜,項目完成主要完成人北京建筑大學校長張愛林、張艷霞教授,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建筑師樊則森;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盧清剛;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劉學春等參加了會議。 評價會上,北京建筑大學張愛林校長和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樊則森代表項目組分別匯報了項目研究的背景、技術創新點先進性及示范推廣及應用前景等內容。 評價委員會專家聽取了完成單位的成果匯報,審閱了相關技術資料,經質詢和討論,一致認為:該成果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鋼管柱內套筒法蘭全螺栓連接、框架梁端Z字形全螺栓拼接、新型AAC單元板預應力緊固和銷連接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項目成果形成了授權發明專利9項、工法2項,發表論文28篇、專著1部,編制標準1部,出版標準圖集1冊。 項目成果已在北京副中心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深圳坪山高新區綜合服務中心、深圳市長圳公共住房(幼兒園)等示范項目中成功應用,現場整體施工效率提高50%,社會、經濟、環境效益顯著,達到了品質提升,效率提高,造價適宜,綠色低碳的目標,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 該項目主要創新成果包括: 01 提出了多高層鋼結構建筑全裝配整體性的設計方法,解決了涵蓋結構、圍護、機電、裝修一體化協同裝配的難題,形成了綠色低碳、高品質的建筑產品。 02 研發了鋼管柱內套筒法蘭全螺栓連接、框架梁端Z字形全螺栓拼接技術,形成多高層建筑鋼結構全螺栓裝配新體系及技術標準,實現了現場高效裝配、快速施工、綠色環保。 03 研發了新型AAC單元板預應力緊固和銷連接技術,形成了多高層鋼結構建筑一體化裝配式輕質高性能復合墻體外圍護系統,實現了裝飾、保溫、防火、圍護一體化。 04 發展了多高層鋼結構建筑全裝配機電系統標準化設計方法、機電管線綜合排布關鍵技術,形成與裝配式鋼結構系統相適配的機電管線成套技術。 05 研發了與裝配式鋼結構相適配的成套裝配式裝修技術,形成了高效節能、環保經濟的全干式高性能裝飾裝修系統。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建設項目 深圳市坪山高新區綜合服務中心EPC工程總承包項目 深圳市長圳公共住房及其附屬工程(幼兒園) 北京昌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項目 北京市豐臺區成壽寺B5地塊定向安置房項目